CN
EN

奈保尔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出版,中文全集正式收官

发布时间:2016-10-28来源:凤凰读书作者:


       近日,新经典文化公司在北京举办奈保尔作品《抵达之谜》的中文版首发式。活动现场请来了三位嘉宾:梁鸿、徐则臣、止庵,他们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写作者,一个是非虚构写作领域的翘楚,一个是广受读者及评论界赞誉的小说家,一个则以学者身份闻名,他们以《抵达之谜》为源头,带领读者走入奈保尔独特的文学世界: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应该如何观察、如何写作、如何思考,才能创作出真正伟大又好看的作品?随着《抵达之谜》的问世,新经典文化宣布:当代文学大师奈保尔27部作品中文版全集正式收官。


       奈保尔: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英语文学宗师

       V.S.奈保尔开拓了文学创作的新维度。没有作家像他一样,在虚构与非虚构写作之间游刃有余。也没有作家像他一样,作品联系着整个文明世界。在他的27部作品中,小说有14部,非虚构作品为13部,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写作横跨欧亚非,在纯粹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间自由游走。而这一切来自于他极为复杂的身份。

       印度裔,出生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小岛,接受英式教育,最后成为英国公民——这种身份的焦虑和心灵的飘零贯穿了奈保尔的整个人生。他在创作初期,以一种冷漠和几近刻薄的姿态去迎击这世界。无论是在闭门创作还是面对媒体时,他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不随和,不完美,也不怎么在乎有没有人喜欢”,他只为写作而生。他总是隔着距离审视着这个世界和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普通人。 

       而《抵达之谜》是他回望自我、回归内心平静的一次书写,它让读者感受到奈保尔心中柔软、脆弱的一面。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普通花匠、油漆匠的同情和爱,甚至有时是羡慕。以及亲人离去带给他的巨大悲痛。在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中,他终于给自己的心灵和写作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创作出了他最好的几部作品。无论对他自己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一段缓慢的治愈过程。如果说,奈保尔的某些作品会让人畏惧,这本书则给了读者一个接近他、爱上他的理由。



       《抵达之谜》成书于1986年,此时奈保尔54岁,正值壮年,在文学上也小有成就,但长期艰辛的写作、工作和漂泊让他身心俱疲。在英格兰乡间田园,奈保尔远离尘嚣,回望过往,凝视身旁,用充满韵律的独到语言,写下了平凡生活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人和事,他写死亡和离去,写更迭的四季、盘旋的乌鸦、映衬在蓝天下的奶牛。《出版家周刊》评论这本书 “赤裸裸地展现了奈保尔生命中的孤独、脆弱、焦虑,以及敏锐细腻的感受,这是作为作家的他所拥有的资质,也是作为人的他所承受的负担”。更有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称之为现代版的《瓦尔登湖》,是抚慰、治愈现代人心灵的一剂良药。
       在与自我内心对视的同时,奈保尔也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世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特别赞扬《抵达之谜》:“就像一位人类学家在研究密林深处尚未被开发的一些原始部落那样,奈保尔造访了英国的本原世界。在看似短暂仓促、漫无边际的观察中,他描绘出了旧殖民地统治文化悄然崩溃和欧洲邻国默默衰亡的冷峻画卷。”

       梁鸿:奈保尔的虚构和非虚构水平并行,都达到某种高峰
       梁鸿在现场的发言中介绍,奈保尔的写作应该分两大部分:第一,像《通灵的按摩师》、《大河湾》等小说,都是他的经典作品,第二部分,就是非虚构的《印度三部曲》和《美洲》,包括《抵达之迷》,他的虚构和非虚构水平真的是并行的,都达到某种高峰。
在梁鸿看来,阅读奈保尔的小说能感觉到,虽然他是英殖民地下的印裔人,但是他并没有把自我奇观化,也没有东方化,或者是较少东方化,而是以一个非常普遍的人的角度来写。这是他写作非常重要的一点。里边夹杂某种身份的焦虑,但是这种身份焦虑并不是本质的焦虑,更多体现在小说里。他的非虚构作品里,身份的焦虑变得更加重要。
       梁鸿认为奈保尔语言,尤其非虚构作品里,有一种特别独特的语言风格,或者一种修辞风格。所以总是在一种类哲学化,就是他描写的《抵达之迷》,很多是非常平淡的话语,这语言速度非常缓慢。但是在不断重复和某种,突然间看到一个人的面貌,内心和广阔背景思考的时候,读者会感受到一种哲学性。这种哲学性在最平常的,最日常的面貌里,最日常行动之中,这种哲学是灵感产生的,不是理性产生的。所以这是奈尔尔非虚构文学里面特别鲜明的。
       梁鸿最后表示:“我觉得奈保尔确实是非常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没有特别,你说题材很宏大,但是每一部小说和非位置作品起点非常小,慢慢进入人类隧道里面,文明隧道里面,一点点找这种遗骸,人的遗骸,生活的遗骸,包括器物的遗骸。”

       止庵:《抵达之迷》是奈保尔最伟大的一本书
       作家止庵在现场表示,奈保尔是多种文明之上写作的作家。止庵介绍了奈保尔的身世的特殊性:“在世界上很少有一个作家是这样的。”这种身世和经历让对每一种文明都持批判态度,他是多种文明之上写作,对每一种文明都持批判态度。
       止庵认为《抵达之迷》是奈保尔在我自己看来最伟大的一本书,也是他最重要的书。《抵达之迷》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说,其中有一个层面就是文明问题。《抵达之迷》里面最充分的写的英国文明的衰落,事实上这个书整个可以看成是一个隐喻,书中的庄园是整个社会或者是文明的缩影,庄园逐步逐步衰落下去,庄园里面人陆续死去,人越来越无力,最后庄园变得不是那样,就住不下去了。这反映出对大英帝国的文明、文化整个衰落。

       徐则臣:奈保尔获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问题,作家徐则臣现场表示:“奈保尔获得诺贝尔奖肯定是当之无愧的,我看索尔贝娄的一个访谈,他获奖之前,有人说你很有戏,他说未必,还有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觉得奖很有可能颁给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奈保尔,1976年,奈保尔44岁,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整个英语世界里面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了。后来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记者有一段采访,请你谈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感受,他说这个奖如果早30年还有一点意思,我觉得的确说的非常非常好。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奈保尔,我发微信发出来消息就是说,他是我的文学最前排就坐的几位作家之一,让我排肯定能够排到前几位。”


       从《抵达之谜》开启经典阅读之门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除了阅读古代经典,更应阅读同时代的大师。比如,以冷峻的洞察书写现实的奈保尔,以瑰丽的想象击打灵魂的马尔克斯,以细腻的情感凝练生活的门罗。然而,二十一世纪以来,这些大师似乎正变得越来越稀缺。出版方表示,挖掘和呈现那些经典的作家和作品正是新经典品牌立意所在。因此,借由奈保尔作品收官之际,在活动现场,出版方同时推出了一套经过严格筛选的名家经典套系——世界当代文学十大杰作,囊括了出版方近十年陆续出版的名家经典。这十部作品的全球总销量过亿,经过世界级文学奖项与全球读者口碑的双重验证。这套书系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艾丽丝•门罗《逃离》、巴勃罗•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V. S. 奈保尔《大河湾》、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乔纳森•弗兰岑《自由》、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远藤周作《沉默》、川端康成《雪国》。其出版旨在用最伟大又好看的经典文学来推动全民阅读。

文章推荐

康夫、刘毛宁、靳锦 | 漫谈城市文明中消失的精怪
8月19日,作家康夫携新作《朝阳南路精怪故事集》来到北京中信书店,与刘毛宁、靳锦展开对谈。三位嘉宾与读者一起

“耳朵的需求一直都在” 有声书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出版机构进入有声书市场,《活着》《围城》《百年孤独》等文学经典也陆续有声化。喜马拉雅报告

Children’s Books in China 2020: Thinkingdom Children’s Books
At Thinkingdom Children’s Books, publishing a titl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