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非视觉摄影:闭眼拍照的艺术 是心灵的写照

发布时间:2018-10-13来源:网易作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眼过度的世界里,然而,是否看得越多收获也会越多?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想拍照就能拍照的时代里,可是,若照片变得俯拾即是,还会被人珍惜吗?如果有人对你说,闭上眼睛,反倒能拍出触动心灵的照片,你愿意相信吗?

10月13日,就有一群人聚到了PageOne书店的三里屯门店,试了一把“闭眼拍照”。在这次名为“一次体验:闭眼拍照的艺术”的活动中,将“非视觉摄影”引入中国的傅高山老师和知名摄影师高原分享了自己独特的摄影观和“非视觉摄影”体验,傅高山老师还现场进行了“非视觉摄影”教学,大家戴上了眼罩,在触碰、聆听、嗅闻等等感受的带领下,用心捕捉着每一次不同以往的相遇。

这次活动成功地吸引了书店中读者的注意,也让他们倍感好奇,闭眼拍照岂不就是瞎照?瞎照又有什么意义?随着活动的进行,诸如此类的疑惑被一点点地解开了。


闭眼拍照不是瞎照,而是心灵的写照

傅高山老师有多重身份,他接受过BBC专业广播培训,是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合伙人,中国信息无障碍专家,也是国内首批“非视觉摄影”培训师,在独立忙碌又自信健谈的他身边,人们甚至会忘了他也是低视力者。在分享中,就“看不到到底要拍什么?怎么拍?又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他做了详尽的解答,他说:“失去视觉只是减少了一种认识环境的角度,我们还有其他的感官和认知方式可以作为补偿,当一个人看不到的时候,他拍下的就是其他感官带给他的感触。如果一般人是看到什么就拍什么,那看不到的人拍照,就是感受到了什么就拍什么,它反映的是拍摄者的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带来的综合感受。”

他也解释了为什么不用“盲人摄影”这个词,而是习惯用“非视觉摄影”,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兴起了盲人摄影,这确实是一种由盲人群体主导,并随之产生的新兴摄影方式,然而,因为这种拍摄方式能够记录下视觉之外其他感官感受到的环境,所以也逐渐得到了盲人以外群体的认可,这样,盲人摄影这个词就不再能涵盖这些内容,相比起来,还是 ‘非视觉摄影’更为准确。”最后,他还补充到:“非视觉摄影和视觉摄影说到底是相通的,感知维度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呈现方式,但两者考验的都是一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思考、捕捉与触动。”不止如此,他还分享了很多在“非视觉摄影”培训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事:在盲人这里,颜色是有声音的;撞疼他们的路障是能给小腿带来吻痕的情人;拍照能够记录他们孩子的第一声呼喊,也能保留下欺负他们的人的嘴脸。通过他的分享,我们才明白,闭眼拍照不是瞎照,更不是瞎胡闹,它很重要,它更需要我们打起精神,捕捉周围世界带给我们的感受,捕捉我们的心灵告诉我们的事情。


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也可能是一种局限

高原老师是离中国摇滚乐舞台最近的摄影师,让人惊喜的是,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拍过窦唯、何勇、张楚、唐朝乐队、许巍、顺子、花儿乐队、朴树、郑钧、汪峰等等无数摇滚大咖的她,也做过类似“非视觉摄影”的尝试,在不能看取景框的时候,凭着感觉去拍照。反观她的作品,我们似乎真的能够感受到现场的嘈杂与躁动,《把青春唱完》中的一个“唱”字,也不是单靠视觉能够把握的。记得她说过,“这就是我的摄影为什么牛,因为我在。”是的,在场的意思,不只是旁观,更是聆听,是接触,是感受。高原老师对于视觉之外感官的调动,以及用摄影证明自己存在的态度,都与“非视觉摄影”的初衷不谋而合。正如傅高山老师所说:“看不见是盲人的局限,然而看得见也可能是一种局限。镜头背后照见的,是他们身在暗处的‘看’,也是我们心中的‘盲’。”我想,这也可能是高原老师愿意放下见过的大场面,闭眼去感受的原因。


理解黑暗,然后从中发现相反的东西

在“闭眼拍照”体验环节中,现场的众多读者在傅高山老师的指导下,和高原老师一起,戴上了眼罩,拿起了相机甚至最稀松平常的手机,他们不时伸出自己的手臂感受周遭的人流,将相机、手机紧紧贴向身体以确认自己的位置,凭着听觉、触觉等等感觉,在书店中到处“闯荡”,书角、窗影、人声,他们与那些平时不会注意的事物相逢,不让任何一个微小感受从指缝中滑落。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他们拍下了很多让自己都感到惊讶的“处女作”,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分享给了大家。

其实,活动现场还布置了许多比大家拍摄得还要缤纷的照片,他们都来自一本叫作《失明的摄影师》的书籍,顾名思义,拍下那些照片的,是一群看不见的人,他们看不到,所以用照片打捞起了只用眼睛根本无法发觉的东西:青草为春天散发的芳香,窗帘边带刺花束的形状,西瓜清凉甜腻的味道,一只破碗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原的悲伤。他们不能想拍照就拍照,所以,每一次按下快门,都会格外用心。相信通过这一次“闭眼拍照”的体验,会有更多的人理解和肯定盲人的存在。

黑暗不只一种,光会以各异的方式渗入眼睛,盲人能随之感受到变幻的色彩、温柔的光屑、细如飞蛾的翅翼,甚或超然于光影之外的一切;感官也不只一种,即使看不见,也能去闻、去触、去听、去尝、去感受迎面而来的人类世界。有意思的是,为本次活动提供速录服务的,正是来自“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的速录员孔娜娜,我们的世界,也在被他们的光芒照亮。

在国际盲人节(10月15日)上进行这样的一次体验,大家是何其幸运:“闭眼”是对一种独特状态的理解与适应,“拍照”是承认无论境况怎样,我们都有证明自己存在的可能。而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无论是对盲人,还是对我们自己,都是弥足珍贵的礼物。


文章推荐

康夫、刘毛宁、靳锦 | 漫谈城市文明中消失的精怪
8月19日,作家康夫携新作《朝阳南路精怪故事集》来到北京中信书店,与刘毛宁、靳锦展开对谈。三位嘉宾与读者一起

“耳朵的需求一直都在” 有声书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出版机构进入有声书市场,《活着》《围城》《百年孤独》等文学经典也陆续有声化。喜马拉雅报告

Children’s Books in China 2020: Thinkingdom Children’s Books
At Thinkingdom Children’s Books, publishing a titl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