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昔酒:灵魂的视角略高过我们

发布时间:2018-01-27来源:青马文化作者:



半长发,齐刘海,戴一顶毛线帽,插画师昔酒像是从自己的绘本里走出来的人物,闯入了周六下午人流熙攘的单向空间书店。

读者大多为她而来,想目睹这位当今活跃在网络的绘本作家的真容。对他们来说,昔酒的画可能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而她本人,也是不少人的绘画启蒙导师。

作为一名出道快10年的绘本作家,昔酒出绘本,开颜彩课,拥有固定的粉丝群,她本人却甚少出现在这样一个“三次元”的场合。

而这次,她卸下网络的面具,和共同开设公众号“困难症”的作家好友瞿瑞,以及主持人田克一起,直面读者,谈新书《当时只有我和你》,谈童年,谈梦境,谈一路走来的绘画之路。


当时本是一个爱情故事

在被问及新书《当时只有我和你》的创意从何而来时,昔酒坦言,一开始并不是按照“成长”这个主题来构思的,而是想画一个爱情故事。

她想到了很多爱情中有关“我和你”的瞬间,但是最后画出来,串在一起,却成了小女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面对相遇和别离的故事。

不过昔酒很喜欢这种“跑题”的状况。她觉得绘画就像做梦,都是把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东西重新拼凑起来,这种拼凑可能是无序的、缺少逻辑的,却又能奇妙地建构出新的逻辑。她着迷于无法预知的创作过程,能不断从中感受到惊喜。

“当然这依然是一个爱情故事。”她补充道。书的开篇,老树与婴儿相遇,树对婴儿表现出的无尽包容,正是爱情中的一种形态。而接下来,云对孩子的陪伴,花园与孩子告别,孩子对星星的占有等,也都是恋爱中常见的情态。

她还特别提到“当时只有我和一条河”一章里,长大成人的“我”,前往雪山探寻河流的源头,“这正是一个人在安慰另一个流泪的人”。

可以说,整个书中出场的形象,无论是树、云、星、花园,还是雨、河流、声音,甚至人,都“只是一种象征,都是为了表现某种关系”。而对诗人瞿瑞看来,这正符合弗罗斯特对“诗”的定义,是在用画笔写诗。


走不出的童年记忆

说到“人与人的关系”,昔酒也表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她趋向于认同“这个世界是静止的、不变的”,而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对童年记忆的不断书写。

就她个人的创作而言,童年记忆更是非常重要的素材。小学花园里的刘胡兰塑像让她至今难忘,被收在了新书《当时只有我和你》里;儿时爬过的土坡,她曾花了无数个下午在那里挖蚯蚓,这种与自然的亲近也揉进了她的书里。

昔酒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童年的细节:有一次,她正准备和发小出去玩儿,结果被发小的爷爷叫住了,眼见老爷子拿着一把剪刀,一根一根地把发小多余的头发仔细地剪掉了。

多年以后,当昔酒坐在理发店,理发师的剪刀轻轻擦过她的耳边,咔嚓剪下碎发时,这些记忆竟然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简直可以马上动笔画出来。“小时候的记忆原来一直都在”,它们像打散的拼图,不时会蹦出一块。

昔酒谈到,她是用画作极力表现记忆的碎片化。《当时只有我和你》就展现了七段分散的记忆,为了做区分,她甚至为每一章都配上了不同的画风。



最特别的是,她为每一章的结尾都配了一幅马赛克组成的图片,越往后的章节,马赛克越细碎,无限接近一张完整的图像,却又永远留有缝隙。“我们回忆永远只能想到点状的东西,它甚至没有前后的关系,没有时间轴。”

而还在创作中的《万岁》,她希望读者能有一种对记忆“浸没式”的体验。她理想中的绘本,“更接近于诗”。因而,她尝试抹去时间线,让读者在摊开一页画面时,任意领略画面的一个又一个部分。这正像我们回望记忆时做的。


灵魂的视角略高过我们

在创作之余,昔酒也在忙活着自己的颜彩课。现场读者中有不少是她的学生,在提问环节取经。而昔酒也分享了一段有趣的学画经历:

“我父亲是美术老师,他在我小时候给了我画画的勇气。记得那时候他给了我一支钢笔,带我去菜市场画画。经常会有人过来问我画的是什么,久而久之,我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也养成了不用铅笔打草稿的习惯。”

小时候自由的创作给了昔酒充分的表达欲,成就了今天“高产”的她,新的创作计划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而她留给学画的人的建议也正是:“画你想画的,不要抑制自己的表达欲。”

虽然经常被人夸座天才画手,但是昔酒表示,灵感很难捕捉,毕竟“灵魂的视角略高过我们,在头顶上方一点点”。

呈现给读者的一本书,一百多页,而背后是十倍、几十倍的创作。“得像农夫一样早起耕地,你才能获得你需要的东西。”


文章推荐

康夫、刘毛宁、靳锦 | 漫谈城市文明中消失的精怪
8月19日,作家康夫携新作《朝阳南路精怪故事集》来到北京中信书店,与刘毛宁、靳锦展开对谈。三位嘉宾与读者一起

“耳朵的需求一直都在” 有声书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出版机构进入有声书市场,《活着》《围城》《百年孤独》等文学经典也陆续有声化。喜马拉雅报告

Children’s Books in China 2020: Thinkingdom Children’s Books
At Thinkingdom Children’s Books, publishing a title—be